沒有驚但有喜 — 評《星球大戰IV:天行者崛起》 (Star Wars IX: The Rise of Skywalker)*含劇透!*


Star Wars系列的原創人George Lucas曾經說過,Star Wars就好像詩歌一樣(Poetry),每一集的電影都和彼此成韻(rhyme)和迴響(echo)。

George Lucas: “You see the echo of where it’s all going to go. It’s like poetry; they rhyme.”

George Lucas: “You see the echo of where it’s all going to go. It’s like poetry; they rhyme.”



昨天是《星球大戰IV:天行者崛起》 (Star Wars IX: The Rise of Skywalker)的首映日,這套戲作為Sequel Trilogy(後續三部曲)的最後一集,由JJ Abrams執導、迪士尼出品,可謂有幾divisive得幾divisive,因為Ryan Johnson執導的The Last Jedi(最後絕地武士)極富爭議性(controversial),導致有些忠粉紛紛表示Rian Johnson已經謀殺了Star Wars(Ryan Johnson Killed Star Wars),所以要罷看Star Wars 「最後一集」。

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 電影海報

看畢星戰IV,感覺良好。星戰還是星戰,使出的還是舊有的套路。對我來說,這並不是壞事。有人會說,星戰太過依賴忠粉的懷舊情感了,只懂得Fan Service。但在我眼中看來,星戰不但做到please fans,只要仔細分析,更達到了George Lucas對星戰作為「詩歌」的期望,不但讓人感覺到不同集數之間互相輝映,也能透過人物之間的互動凸顯出人物本身最吸引觀眾的的獨特魅力,同時能夠傳遞有層次和有深度的訊息。我覺得這樣的一套電影,已經足夠讓我在戲院中have a good time了。

有人說在開始製作Star Wars之前,迪士尼根本沒有全面地計劃過這套Franchise的路向應該是何去何從,Rian Johnson和JJ Abrams對於Star Wars的creative vision(創作意念)非常不同,以致整個系列製作了出來後感覺像風格迴異的作品拼湊在一起,沒有連貫性。

雖然說如果把Star Wars的招牌搞砸了,我也會覺得傷心,但我還是覺得現在這種彷似集體創作的形式蠻好玩的,為創作過程添加上了更多的未知因素,幸而結果尚算令我滿意。

以下評論會涉及劇透,未看的朋友請慎入。You’ve been warned.

先談談大家最關注的劇情發展。

第一大劇情焦點:Rey’s Lineage(Rey的血脈 / Rey的父母究竟是誰?)

Rey雖出身卑微,表面看來只是一個普通的拾荒者(Savenger),但法力卻無比高強(strong with the Force),所以常被評論者嘲諷為Mary Sue*。她的身世在第一和第二集一直是一個謎。

1_wRkmzFTi_nt3dkcrwHHgaQ.jpg

Rey原來就是鼎鼎大名的Emperor Palpatine的孫女,這一點並不令人驚訝。畢竟Luke是一個絕地武士,過的應該是苦行僧一樣的生活,照計應該沒有家室。而且如果Luke、Han Solo和Leia和Rey有人和血緣關係的話,第一第二集沒有可能沒有透露給Rey知道。如果說Rey是其他人物的女兒或孫女,也不可能說她是一個配角的後裔,因為這樣就難以解釋她驚人的法力,難以服眾,也需要很多時間搭建一個back story,解釋一個配角為何可以有一個那麼出眾的女兒。

其實電影前半部分也有Rey使用Force雷電(Force Lightning)的例子,可以說這一段已經為Rey是Palpatine孫女的reveal作了鋪展。

我覺得這個公布沒有讓我太過驚訝,Rey畢竟就是Luke的counterpart(名字已經給了提示:Rey=ray=光;Luke則是光的意思,和Darth Vader的“Dark”相反)。而Luke而Rey一樣,雖然有一個棄明投暗的父親,也是憑著善良抵抗了黑暗面(Dark Side)的隱憂。

事實上,早在幾年前,已經有粉絲預言/預測Rey的祖父就是Palpatine,不得不懷疑Disney利用和參考網上的傳言,可以讓某一些傳言成真,特意引來粉絲的揣測,作為一種營銷手段。

第二大劇情焦點:Kylo能否為過去贖罪 (Can Kylo redeem himself?)

在看第一集的時候,我只覺得Kylo Ren不太討好,行為像個中二病的男生,戴著頭盔掩蓋自己的懦弱無能,活在祖父Darth Vader的陰影之下,沒有勇氣。

但在第二和第三集,和Rey一樣經歷了成長,由最初希望透過殺死自己父親成為真正的壞人,到第三集變成一個願意犧牲自己救回所愛的人。成長和克服傷痛的過程,利用Kylo在第二集摔破了頭盔,在第三季再次戴上黏合了的頭盔(象徵著親手殺死至親的Trauma(傷痛?)的服裝具體地呈現了出來。

到這一集的尾端,Kylo因為受到Rey的愛和父母的愛的感染,而正式改邪歸正,重拾純真,變成一個不在帶著頭盔、不在隱藏自己、純樸的、穿色黑衣服的大男孩。

第三大劇情焦點:Kylo/Ben和Rey能否有情人終成眷屬?

我得承認,我在第一集的時候真的沒有預想過Rey和Kylo/Ben之間的Chemistry真的會work,經過第二集的鋪展,在第三集最後Rey和Kylo/Ben的感情算是得到開花結果的結局,我也完全不驚訝。畢竟之前每一個trilogy也有男女感情線,也有接吻戲(感動散花),今次的結局對這對Star crossed lovers/ Romeo and Juliet/ Beauty and the Beast也算是總花痴ReyLo的粉絲有交代了。

至於最後Ben的死,固然令人惋惜,但畢竟Vader(Kylo的對等人物)最後也是犧牲自己拯救兒子,我想在這個角度看來,Ben的死也是無可避免的吧。

評論

我們看電影,不應只著眼劇情是否夠曲折和可信和場面是否夠宏大,一套電影之所以能讓觀眾感受到invested(投入),最重要還是人物的塑造。如果要講是否可信,星戰整個設定首先就已經並不可信,因為故事設定在人類擁有高超科技,甚至可以光速飛行的遙遠未來,穿戴和行為卻如同古希臘和羅馬人一樣,以砲火(而非化武甚至資訊)作戰。

講到尾,Star Wars的本質就是Space opera,換句話說 — 太空大龍鳳,而非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發生、plausible的sci-fi。

在好幾個方面而言,我認為星戰IV是成功的。

第一:人物方面

首先,男女主角之間很有chemistry。

俊男美女主角之間的對手戲,頗有童話感

俊男美女主角之間的對手戲,頗有童話感

為什麼ReyLo這一對之間嘅chemistry會work?簡單而言,Rey和Kylo是Symmetry(對稱),一對一明一暗的counterparts;雖則一個活在光明,一個活在黑暗,但兩個都活在前人的陰影之下,難以走出傷痛,卻因為這樣能互相扶持和了解。當然,兩個主角顏值爆錶也是相襯的重要原因(笑)。

另外,配角可愛度滿分,粗野和缺乏耐性的Wookie Chewie玩AR鬥獸棋常出千,被敵軍抓了做人質讓人不禁捏一把汗;Threepio / C-3PO金人和以往一貫套路,大玩英國紳士口音,但又嘮嘮叨叨太多話,惹人煩厭,和之前Episodes一樣,C-3PO將會經歷拆件或抹除記憶等程序,也因而製造出很多笑料。又圓又方、活像垃圾桶的Artoo / R2D2和以往一樣淘氣、調皮又足智多謀,到最尾總是由R2-D2 save the day。

這些都是多年來星戰迷如同視為家庭成員一般熟悉的Well loved characters。沒有了這些人物,Star Wars就再也不是熱鬧合家歡的Star Wars了。

第二:節奏方面

有人會說因為Rian Johnson執導的第二集中情節的發展十分有限,這一集好想要把情節洞洞補回來一樣,故予人走馬看花、大雜燴之感,犧牲了本來應該要有的懸疑感。我覺得這一點批評是合理的。第三集給人的感覺,就是導演衝衝大約考慮了情節可以怎樣發展就立刻開拍,拍了四個小時的影片,然後硬要剪接成兩個多小時的電影。不過因為要交代的plot points太多,對這個問題,我也想不到有什麼容易執行的解決方法。

第三:Star Wars的重複性和詩歌性

看過SW IX的朋友有看過所有前傳和原祖三部曲的朋友應該可能留意到,之前episodes和這一集許多場景之間的相似性了(The Battle on Mustafar vs. Rey與Kylo之間的Duel;Padme和Rey之間的相似性等等)。至於哪一個情境相似和如何相似,我相信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自行Google和在Youtube搜索類似的影片,相對於影像,文字描述是索然無味的。我自己也非常期待個星戰迷的剪接影片。

第四:主題方面

Nature vs. technology

香港人似乎往往少從電影如何探討主題的角度評價一套電影。Stars Wars的主題除了一般人也會留意到、陳舊老套(Cheesy)的友誼主題之外,其實也有Nature vs Technology這個主題,這個主題除了在Return Of The Jedi裡面的Battle of Endor裡面有處理過之外,在The Rise of Skywalker也有探索,所以Jennah和Finn等人並非駕戰機和使用槍,而是騎馬和使用弓箭作戰,這也是令人驚喜的細節之一。

內心之戰 vs. 星球大戰

有趣的是,主角Rey和元祖三部曲主角Luke一樣,fighting a spiritual battle,打的是精神戰,而非武力的格鬥,正如Luke Skywalker所說:Confronting fear is the destiny of a Jedi,又正如Leia Organa所說:Don’t be afraid to be yourself。

對於Rey、Kylo和其他角色來說,終極之戰,在於能否面對和戰勝心中的恐懼和黑暗面,而不被它吞噬。正因這樣,每一次我看完Star Wars都會有熱血沸騰的感覺。

所以說,星戰永恆的魅力和真正令神往之處,往往不是砲火,而是人性、善與惡之間的張力。真正的戰場,從不是在太空,而是在內心,是我們(角色)和自我與恐懼之間的戰爭。

*Mary Sue意指沒有原因,沒有受過充足訓練,純粹靠主角光環彷彿擁有不死之身的女主角

Previous
Previous

完善自己的英語口音,有必要嗎?

Next
Next

讀八卦雜誌學英文?